八德生活圈六號道路(建德路至建國路段)開工動土祈福暨市長視察捷運綠線八德高架工程
八德區生活圈六號道路開工,市長張善政祈求施工順利人員平安
本次開工的八德生活圈六號道路,是為串聯建德至介壽路段工程。由於其路線為與捷運綠線共線的橋下道路,為減少施工界面,加速推動工程推進,故由捷運工程局代辦。捷運綠線為桃園市政府自行規劃、施工興建的第一條軌道建設,整體工程在112年新市府團隊上任後的努力下,目前高架段的進度已達74%。今日,桃園市長張善政在親臨八德生活圈六號道路(建德路至介壽路段)開工動土祈福,祈求工程順利,居民出入安全,之後藉由施工梯徒步攀爬登上5層樓高的捷運高架橋梁,進行捷運綠線八德區高架工程視察作業,最後至道路復舊區,慰問正進行道路鋪面標線復舊作業工作團隊,為整個工程團隊加油打氣。
市長張善政期許打造八德交通便利路網 推動友善新環境
生活圈六號道路全長13.5km,由八德交流道連接台66線,與桃園綠線、綠線延伸中壢段、捷運三鶯線共線,分為4段開闢,其中八德區生活圈六號道路(建德至介壽路段)工程範圍東起台4線介壽路,西至建德路,本計畫位於八德(八德地區)都市計畫區北側,由市府工務局辦理用地取得及地上物拆遷,為了減少與桃園捷運綠線共線上規劃施工界面與周邊交通動線方便性,由捷運工程局一併辦理設計及施工作業,目前規劃全段均採配置40公尺寬計畫道路,設置雙向各2線快車道、1線慢車道及2.5公尺寬人行道,桃園市市長張善政表示,新闢道路中間分隔島設置綠帶,兩側人行道使用透水磚,將雨水引道至分隔島綠帶並滲入地下土壤,並採LED燈具,符合透水環保生態永續精神,本道路新闢完成後,將能疏解台4線、市道114號路段之交通,提升人車便捷及安全性,改善區域交通便利及達成聯外運輸系統整體規劃之目的。
捷運施工團隊已完成新闢道路出流管制計畫及排水計畫書等設計審查前置作業,並整合完成鄰近埔頂直排、皮寮溪、楓樹腳溪等既存水路改建,及既有水路與新闢道路高程檢討,捷運施工團隊將持續整合市府團隊介面,加速作業程序。
八德區生活圈六號道路提供市民優質服務 採分期分段通車
市長張善政表示,八德區生活圈六號道路(建德至介壽路段)共分為2期工程,第一期工程為建德路至建國路段,總長約763公尺,第二期工程為建國路至介壽路段,總長約960公尺,整體工程長度約1,723公尺。為第一期工程預計打通建德路至建國路間的路段,將於113年底完工並通車,可提供八德區民眾另一個便捷運輸廊道。此外,於第二期工程範圍內臨建德路東側於本次將同時開闢2m機車道及人行道,銜接既有道路至瑞源街,可與第一期工程同步完工並通車;而第二期工程為建國路至介壽路段,仍需配合捷運綠線隧道工程的進度,於114年才能進場施作,並預計於116年完工通車。
八德高架工程已全數完成 站體裝修中 人本交通道路復舊
八德區捷運綠線高架南段(含G01站南端未來銜接中壢及大溪延伸線尾軌)已於112年9月20日順利合龍,南段設有G01和G02兩座高架車站及出入口,結構工程已全數完成,並進入裝修階段。捷運綠線沿線的既有道路,已陸續展開道路復舊作業,並以尊重弱勢、保護行人為目標,讓人與車皆能合理使用道路,以逐步改善市民步行環境。本次開工之新闢道路亦會用相同理念,進行規劃、設計並施作。
在建德路上,捷運工程局亦已完成仁德路至長興路段間的道路復舊作業,撤除施工圍籬,除增加路幅及駕駛人通視視距外,更增進行車的安全性及舒適度。此外,捷運工程局在道路復舊的同時將於各路口評估設置行人庇護島、增設路口自行車穿越道、畫設綠底行人穿越線、檢討行人穿越線位置等行人友善設施,減少行人與轉彎車輛衝突。市長張善政表示,今日動工之「八德區生活圈六號道路(建德至介壽路段)」亦會一併優化交通,建構友善的人本交通環境。
113年捷運綠線高架車站將全數完成 115年坑口通車至藝文
市長張善政表示,112年新團隊承擔下捷運綠線的整體建設後,無論高架段或地下段工程,都需克服各種挑戰,並以穩健務實的態度來推動綠線的高架與隧道工程,目前已有5部潛盾機投進鑽掘工作。捷運綠線高架工程已完成3座重要鋼構橋梁。本次市長視察的八德高架南段,已順利合龍,區內的G01和G02兩座高架車站的結構工程也已完成;而位於蘆竹及大園區的高架北段部分,則預計於113年4月完成合龍作業,捷運工程局及施工團隊將持續努力,邁向115年完成藝文展演中心G11站至坑口G32站(7站)通車的目標。
綠延中壢順利通過 一車到底捷運成環 市長期許8年後通車
在八德區除了有捷運綠線推動中,綠延中壢計畫是桃園市民期盼已久的捷運建設。該路線起於八德區捷運綠線G01站,向西行與捷運機場線中壢車站A23站地下銜接轉乘,全長約7.2公里,共設置5座車站。本計畫可連結捷運機場線及桃園捷運綠線形成桃園市境內環狀捷運路網,串聯八德與中壢地區,提供便捷軌道運輸,活絡周邊廊帶生活機能。
目前綠延中壢綜合規劃報告行政院已於112年12月29日核定,市長張善政表示,期許於核定綜合規劃後8年通車。未來,透過系統整合,將逐步實現一車到底、無需轉乘的環狀運輸模式,提供旅客無縫接軌的便利服務,以實現軌道路網的環狀連接。
日期 : 2024-01-05